"这包子皮儿薄馅儿大,十八个褶儿赛朵花!"2005年春晚舞台上,郭冬临捧着热气腾腾的包子这么一吆喝,天津狗不理瞬间火遍大江南北。那会儿谁要没吃过狗不理,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吃货。可谁能想到,当年排队都买不着的香饽饽,如今在天津卫成了"连狗都懒得闻"的玩意儿?
老天津人都记得,早年间河北区中山路上那家老店,凌晨四点就开始飘香。老师傅们揉面的架势跟打太极似的,三肥七瘦的肉馅摔得啪啪响。最绝的是那十八个褶儿,捏包子的大师傅闭着眼都能掐出朵菊花来。有个段子说,当年慈禧老佛爷尝了一口,直接把御膳房的包子师傅全给撤了——这可不是瞎掰,人家《清宫档案》里白纸黑字记着呢!
2011年那阵儿可真是狗不理的黄金年代。北京王府井的旗舰店,玻璃橱窗里现场包包子的大师傅都成了景点。上海南京路的门店更夸张,穿着旗袍的服务员端着黄铜蒸笼,走起路来跟走秀似的。最风光的时候,全国四十多个城市开了三百多家店,连日本大阪的道顿堀都能看见那个咧嘴笑的狗头招牌。财务报告上写得明明白白:平均每天卖出六万个包子,单店月入三十万跟玩儿似的。
可这好日子咋说没就没了呢?2019年冬天,北京大栅栏的狗不理突然关门大吉,玻璃门上"百年老字号"的金字招牌都落灰了。天津劝业场隔壁的总店,饭点儿进去一瞅,穿貂的大姨们宁可挤在隔壁煎饼果子摊前,都不愿往里头迈腿。有个本地出租车司机说得更损:"现在带客去狗不理?那不是砸自己饭碗嘛!"
这事儿得从2016年说起。那年有个北京小伙儿在微博上晒了小票:一笼八个的猪肉包卖到98块,比全聚德的烤鸭还金贵。网友炸锅了:"好家伙!这包子是镶金边了还是咋的?"店里的解释更绝,说用的是澳洲小麦和日本黑毛猪肉。这话可把老主顾们气乐了:"咱天津卫的小站稻、蓟县猪肉不香吗?非得整这些洋玩意儿?"
更绝的是2020年那出戏。有个美食博主拍了段视频,说包子皮厚得能当橡皮,肉馅腻得直糊嗓子眼。你猜怎么着?店家反手就报了警!这事儿在抖音上闹得沸沸扬扬,点赞最高的评论是:"做得难吃不让说,您这是卖包子还是卖霸王条款啊?"
其实狗不理的老师们傅早看出苗头不对。原来中山路老店的王师傅退休前就跟徒弟念叨:"现在那些加盟店,和面用机器,馅料走冷链,蒸包子都改微波炉了。十八个褶?能捏出八个就不错喽!"这话还真不假,有食客发现,现在狗不理的包子褶数全靠服务员一张嘴——说十八个其实十二个都算良心价。
对比之下,人家西安贾三灌汤包就聪明得多。虽然也是百年老店,可每笼明码标价28块,老师傅天天在抖音直播包包子。最绝的是他家"包子西施",客人要是能数清褶子数,当场免单!这么会来事儿,难怪门口天天排长队。
要说狗不理也不是没救。去年和平区新开的体验店就试过新路子:68块套餐包含包子制作体验,还送相声表演。可偏偏找来的演员是个新手,段子里说"狗不理的包子价跟相声一样逗乐",当场就把经理脸给气绿了。
现在去天津旅游,导游手册上狗不理的推荐指数直线下滑。倒是五大道巷子里的张记包子铺火了,老板是狗不理退休老师傅,十五块钱一笼的包子咬开直冒油花。有食客打趣:"这才叫狗都馋得流哈喇子!"
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,倡导积极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争议,欢迎监督指正。
传金所配资-股票配资网址-正规炒股配资-配资交流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